Tuesday, August 31, 2010

价格 。价值

如果有一间店,里面的物品只换不卖。
不管你想要什么,甚至是梦想都有能换得到。
你,想换什么?
而,你又会用什么来换取它?
这几个月来,看了好几部台湾影片,开始有点喜欢上台湾制作的影片。
比起香港制作的影片,它又有什么不同?
给我的感觉也许是较有新鲜感吧。
香港影片看多了,有时候会觉得剧情来来去去都差不多。
近年来的台湾影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拍摄出台湾人的故事。
拍摄手法有别于几乎垄断华人影界市场的香港影片。
而且台湾影片最特出的是,不管是爱情片,或是剧情片,它都具有那浓厚的台味。
让整部影片更有亲切感,更有说服力。

《第36个故事》是我刚看过的一部台湾影片。

片中,桂綸镁饰演一家咖啡馆的店主,朵儿。
原本的她,是一名广告人。
为了她的兴趣,决定辞掉工作,
在台北开设了一家咖啡馆,名为‘朵儿咖啡馆’。
朵儿这个角色,导演形容她是一位在服饰店衣架上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会先走近看它标价多少的人。
她代表‘价格’,所以柔软。


林辰唏饰演她的妹妹,蔷儿。
蔷儿在母亲半推半就下,和姐姐朵儿一起打理这家咖啡馆。
妹妹的性格和姐姐完全相反,她这个角色在导演的形容下,
像是在谈判场上遇到一位好恶分明的对手,她对在乎的人或物敏感。
她代表‘价值’,所以刚烈。


朵儿本来希望这家咖啡馆会像她自己一样,优雅、简单。
在那里,除了可以享受到香浓的咖啡以外,还可以品尝得到每天卖出不一样的甜点。
不过,现实与梦想往往都是相反的。。。

开幕那天,朋友送来了各种的礼物,有鳄鱼标本、泰文食谱、穴道雕像、日文歌谱等等无怪不有。
原本很有个性的咖啡馆顿时变成一个塞满稀奇古怪玩意的仓库。

面对这些毫无用处的东西,蔷儿突发奇想,与其把它们都给扔掉,倒不如在咖啡馆里搞个以物易物的活动。
因为没有标价,顾客得需拿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而且也要蔷儿觉得这东西有其相对的价值才行。


虽然咖啡馆有了特色,客人也变多了。
但是,朵儿对这以物易物的主意似乎不太赞同。
因为她在乎自己的技艺,不想努力煮出来的咖啡仅是配角。
嫉妒这些交换物喧宾夺主,成为吸引顾客上门的主因。


然而,朵儿没有意料到自己会慢慢喜欢上交换物品的想法。
她发现,每个来这边易物的客人,都带着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踏入咖啡馆。
就像是有,日本教师想要以歌声交换日文歌谱;
疼爱孩子的父亲,想用心爱的吉他来交换怀旧的儿童木马。
朵儿看到这一些些,心也慢慢地开阔了起来。


张翰饰演一名副机师,群青。
他想用35块来自世界不同城市的香皂,并在每一块香皂上再附上一个故事来交换其他物品。
可是店里的东西,他都不想换。
蔷儿灵机一动,想说用他那些香皂,来帮他换取有意者给他写的35封情书。


他时不时就抽空来给朵儿讲关于那35块香皂的故事,朵儿更在每一个故事上作了幅画。
最后,他还希望朵儿能够与自己完成第36个故事,也就是属于台北的故事。



心理价值,是一个人对事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心里,觉得值得的事物都不一样。

当一个人对一张一文不值的照片有了回忆,
那张照片就会比一个价格不菲的限量版无敌铁金刚还要贵重。

“如果发生一场车祸,车主提出用自己种的海芋抵偿赔偿。
你会选择赔钱?还是选择海芋?”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把学费拿来念书?还是环游世界?”

价值,在我们心里,并不在于别人的看待,别人是无法帮你衡量的。
“在我心里一只好看的杯子,比贝比鲁斯的签名球贵重。”

在你心里,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Tuesday, August 10, 2010

友達。

打开收音机,偶然听见一首熟悉的旋律。
没有错,是周华健的《朋友》。
自小学就会唱的一首歌,还学会了它的手语。
虽然如今已忘了手语怎么比;
就连歌词也不太记得了。
不过,这首歌的旋律早已烙印在我的心里,永远是不会忘记的。



这些年 一个人 风也过 雨也走
有过泪 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甚麽

真爱过 才会懂 会寂寞 会回首
终有梦 终有你 在心中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 还有痛 还要走 还有我



朋友一个个的来;
也一个个的离我远去。
似乎没有一个是从以前认识了到现在还是很要好、时时刻刻都会联系着对方的。
多数都少了联系对方,甚至还失去了联络,连对方换了电话号码也不清楚。

但如果要真正去算的话,倒是有一个。
和他,从真正认识对方到现在还是很要好。
(至少我是那么的认为。)
而未来又会是怎样的?
但愿依然可以保持像如今的友好关系。

朋友说,或许这就是人生,是人生中的不同阶层。
每到达一个阶层,一切皆有得必有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这一切,均无法回避,惟有昂然接受。
是吗?

还是应该怪我自己?
怪我那任性的态度;
怪我那自私的想法,
事情才会演变成这样。



在幼稚园时最不懂事,也是过得最没有烦恼的时期。
什么都不会放在心里,朋友是什么?
那些今天说和某某人不好,明天依然像往常那样又玩闹起来了的。算吗?
那时候的记忆,如今已变了模糊。
根本记不起那时候的我是乖巧的呢?还是调皮的。

小学开始懂一些些了。
开始以比较逻辑性的沟通方式和他人相处,而且还与几位同学成了死党。
虽然脑子里还存在着幼稚的想法,但已经懂得分清楚好与不好,总算知道什么是朋友了。
朋友等于死党。

然而上了中学,认识了中学同班同学,并固然和几位同学建立起较友好的关系。
而原本在小学时很要好的死党都逐渐变陌生了。
那时候,死党还是等于朋友吗?

中学毕业出来,有一段时间没念书。
初入社会打工,认识了工作上的朋友。
周一至周五朝九晚五都面对着他们,渐渐的都熟了起来。
很多时候,都忽略了中学的好朋友,和他们的关系也慢慢的疏远了。
更何况是小学所谓的死党,可能连他们长得怎样都不知道了。

两年前,开始了大学生涯。
和工作上的朋友多少还有一点联系;
而中学时的朋友仅剩下几位是仍然有联络的;
之前中六认识了的,现在更了解对方;
也在大学范围里认识了来自不同州属的新朋友。

同时,这段时期也分了好几个阶层。

大学第一年,
因为和几位中六的朋友一起到同一间大学就读,感情自然比较亲近。
时不时就过去对方的宿舍闲聊一番,有时候还会一起煮饭吃。

大学第二年,
我们各自都和同科的同学熟了,几位更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我们依然还有联系,有时也会约出来一起吃饭。
只是无可否认,我们几位在一起的时间比起刚开始的时候少了。

大学第三年,
已谈恋爱的继续还谈着;
该谈恋爱的也开始谈了;
仍然单身的不见得有拖拍。
虽然我们还是很熟对方,但很明显的,聚集在一起的次数应该可以用十支手指算得完吧。
我明白,毕竟是最后一年了,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学业做出最后的冲刺。
无论如何,我从不忘记我们曾经相处过的那些日子。
那些回忆,早已藏入我心里最深处。
加油,各位。



我在想,
当我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时,我会不会认识了职场上的同事后,而再次向我大学时期交到的朋友说声拜拜呢?